在甜蜜之城崇左,探索民族团结的“密码”——“道中华”边疆行广西站采访采风活动小记
发布时间:2023-12-09 14:16:17 作者:包头热力
12月5日,由中国民族报社主办,“道中华”平台承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道中华2023边疆行第四站,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在为期5天的活动中,“道中华”边疆行组织多家媒体记者、网络红人走进崇左市的宁明县、凭祥市、龙州县、大新县,探寻崇左市民族团结进步的“密码”。
▲卡凤小学升旗仪式。
还记得吗?在道中华2023边疆行第二站,我们曾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升国旗老人”沙勒克江·依明手中接过一面国旗。我们带着国旗,带着老人的殷殷嘱托,一路从新疆到云南再到广西。现在,这面来自祖国西北边疆的国旗,在祖国的南疆,国门小学——凭祥市卡凤小学高高飘扬。
▲国旗飘扬在祖国南疆国门小学。
▲“道中华”边疆行广西站。
来到广西崇左,千万别错过世界文化遗产——花山岩画。这处战国至东汉时期壮族先民的伟大创造,因采用赤铁矿粉颜料,历经两千多年的风吹日晒,却依然鲜艳。岩画人像有的距江面100多米高,古人如何绘就的至今仍然是谜。你能猜出它画的是什么吗?
▲花山岩画。
花山岩画景区核心区内,有着一个至今仍保持传统生活习俗、碧绿如黛的明江河环抱的小村落——濑江屯。历史久远的观音庙,百年树龄的古榕,幽雅精美的民宿,古老而沉寂的渡口……村民们开农家乐,制作出售自制红糖、旅游工艺品,经营修旧如旧的老宅做民宿,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濑江屯民族风情展示。
崇左市壮族博物馆将花山岩画这一极具鲜明壮族文化特色的元素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中,基本陈列“百里岩画 骆越神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陈列”成为人们了解花山的窗口,而“瓯骆传承 壮家欢歌—壮族历史文化展”成为人们了解壮族历史文化的窗口。
▲崇左市壮族博物馆的花山岩画墙面。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展示中心。
采风团走进远近闻名的“美女村”“长寿村”——龙州县金龙镇双蒙村板池屯。这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州天琴的发源地,已有上千年历史。如今,村里人喜欢用天琴来表达心中的喜怒哀乐,年轻人喜欢用天琴来传情达意。在崇左市太平古城,采风团与山歌偶遇。太平古城距今已有650余年,在宋朝时就曾在此处设置了左江道太平寨,这也是太平这个名字的由来。在古城,既可以观看壮族歌舞、亲身体验壮乡文化魅力,还能感受汉、苗、侗等民风民俗。成员们在太平古城共同领略文旅融合的魅力,感受到民族团结的力量。
▲太平古城夜景。
▲太平古城中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
作为边疆之城,崇左有4个县(市)与越南接壤,是广西陆地边境线最长的设区市。
▲南疆国门。
边境线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一代又一代的巡边员为了保卫祖国领土完整,一遍又一遍地走着巡边护边的路。12月7日,道中华边疆行采风团的成员们与巡边员一起巡边,特别有意义。凭祥市位于祖国西南边陲,与越南接壤的边境线有97公里,在边境线上一直都有“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的联合巡逻队。
▲采风团与巡边员一起巡边。
位于广西凭祥市西南端的友谊关,古代叫镇南关。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提出,关那边的越南是我们的友好邻邦,镇南关应该改名。之后,镇南关先改为睦南关,又改为友谊关。
▲友谊关。
如今,友谊关仍是通往越南的重要陆路通道和国家一类口岸,322国道终端到达友谊关,与越南公路相接。关楼左侧是左弼山城墙,右侧是右辅山城墙,犹如巨蟒分联两山之麓,气势磅礴。
▲322国道在此与越南1号公路对接。
采风团走进中越边境的村屯。在宁明县桐棉镇板烂村,家家国旗飘扬。全村先后有376名适龄青年参军入伍,81名女青年嫁给军人成为军嫂,3000多名驻军官兵和退役官兵成为村荣誉村民。村子里,军人多,军嫂多,充满浓厚的双拥情怀。
▲板烂村是“军民一家亲”的真实写照。
▲板烂村村景。
大新县德天村依托世界第二大跨国瀑布——德天瀑布,着力推动“旅游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充分发挥旅游景区在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文旅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让旅游景区成为宣传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载体。德天村坚持把实施国旗工程与巡边护卫相结合,把爱国行动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中,在景区的观光竹排上、家家户户门前都悬挂国旗,营造出“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