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服务案例二供热三公司|跟着杨段去巡线
发布时间:2025-08-18 11:38:35 作者:包头热力
35℃的热浪炙烤着大地,而此时,正有一群人顶着烈火骄阳忙碌在巡查检修供热干线的路上。他们就是包头市热力集团供热三公司的供热干线巡查检修人员,也是本期优秀案例带您走进的供热三公司“冬病夏治”的真实场景,让我们跟随检修工段副段长杨登荣的脚步,去见证这份藏在烈日下的坚守,看他们如何在非采暖期织密供热保障网,为即将到来的采暖季书写温暖的承诺。
这样的坚守,在每个工作日的清晨便已启程。上午8时30分,杨登荣和同事们一如往常,开着巡线用的检修车准时驶出,开启了一天的工作。车上拉着黑黄相间、红白条纹的安全锥筒、轴流通风机、安全绳、安全帽等巡线必备物品。最长的供热干线全长近20公里,来回40公里,期间分布着20多座热力井,巡查一次用时4个多小时。
8时45分,巡线人员到达第一处作业点——昆区少先路与林荫路交口西南角的机动车右转道热力人井处。摆放锥筒、拉警戒线、安装轴流风机,穿戴安全防护用品等一系列熟悉而又看似繁琐的工序就此展开了热力人井检查维护工作。
在人井边,杨段总不忘叮嘱大伙儿:“记着啊,这井盖可得按规矩来开。你看这人井,通常至少设有两个井盖,开的时候得依次将井盖打开,让井里的空气形成对流。等井盖都打开了,也别着急下井,咱还得用轴流通风机通风,消除安全隐患。干咱们这行,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把这些步骤做到位,下井作业才能心里踏实,才会有安全保障,可千万别马虎大意啊!”
通风完成后,检修人员将装在笼中的鹦鹉放入井下,继续进行活体测试。待确认井下安全后,检修人员才携带手电筒、穿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绳下井。下井前,首先查看井内是否有积水,如果有积水,先要进行抽水。下井后,要检查井内阀门、管道等设施,他们伸手触摸管壁底部是否有渗漏,转动阀门手柄感受顺滑度,逐一排查是否存在泄漏、堵塞、变形等隐患。还要对阀门的阀杆、阀体进行除锈、抹润滑油等,确认井内一切正常后,检修人员回到井上,再细致检查井圈、井盖及周边,是否存在损坏、松动、锈蚀等异常状况。所有工序完成后,将两个井盖重新盖好,确保盖严、稳固,避免行人或物体坠入。将所有的工器具装上车,便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热力人井作业点。
这样的流程,他们巡查一次干线就要操作20多次,拉盖井盖要几十下,巡线的步数超过一万步,且不能漏检一台设备,不能放过一处隐患。一次巡线下来,杨段的胳膊都抬不起来,大家的腿肚子都打转,可想工作量有多大,没有亲身跟着走一遍,是感受不到的。
在供热管网运行初期,除了常规巡线,他们还要对一、二次管网连接处进行重点检查,关注连接部位的密封情况、压力变化等,确保连接可靠无异常。当出现气温骤降状况时,巡线次数会增加到2次/天,还会经常到供热管网接入的各换热站检查运行数据,重点关注水温、流量、压力等关键参数,确保这些数据满足换热站所需热量要求,保障居民用户用热安全优质稳定。
完成供热干线和所有热力人井的巡查工作后,已经是中午1点多了,他们返回检修班。简单地吃了一口饭,杨段来不及喝口水,立刻整理巡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给公司,以便安排后续的解决与处理工作。无论是采暖季还是非采暖期,这样的巡线工作从未间断。采暖期里,他们还要冒雪进行巡线巡查,因为雪天路滑,巡线巡查时间会更长。
“沿着一条线路,重复同一个操作,查管线、排隐患,有时候也会感觉到枯燥、单调,可我们的工作虽然平凡但是非常重要,我既然选择了这个岗位,就要做到最好。”杨段的话语朴实而坚定。正是这份深埋心底的坚守与担当,让寒冬里的暖流能稳稳抵达每一户家庭、每一位用户。而在这份温暖背后,藏着的正是所有像 “杨段”一样的包热人,他们用责任诠释担当,用付出传送温暖,让每一份平凡的坚持,都成为寒冬里最感人的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