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发力保供热 精细化服务暖民心——市热力集团全面打响供暖保障攻坚战
发布时间:2025-10-16 09:22:54 作者:包头热力
“这两天,外界气温低,家中有些阴冷。
今天,家里的暖气有了热乎气儿了,
心里感觉暖暖的!”
10月15日,正式供暖第一天,市热力集团工作人员来到包头市青山区幸二街坊的王阿姨家,她满脸笑容地对工作人员说道。随着2025/2026采暖期的到来,市热力集团秉持“始于用户需求,终于用户满意”的服务理念,将安全供热与精细化服务深度融合,通过科技赋能、设备精修、服务升级等举措,为3952万平方米供热面积的用户筑牢温暖防线。截至10月13日,集团公司协调辖区内5个主力热源全部顺利升温,用实际行动践行“温暖千家万户”的企业使命。
安全不打 “短平快”
细节之处守初心
今年6月,集团公司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为主题启动“安全生产月”活动,并将活动延长至8月底,让安全意识真正扎根一线。活动期间,醒目的安全宣传条幅挂满各基层单位、热力站,工作群每天推送的“安全小知识”成了职工们的“必修课”。7月中旬,集团公司安全保卫部开展了贴近实际的“隐患随手拍”活动。河西供热厂电工班组苏光、范晓东在日常巡查10KV高压电缆专线途中,敏锐地发现一处电缆接头井井盖存在松动隐患,两名职工当即拍下现场照片,第一时间上传至本厂工作群。高效响应下,不到1小时,厂部就组织电工、运行、检修等各岗位人员到达现场开展更换维修,消除了安全隐患。“如今拍张照片就能快速消除隐患,这样便捷又实用的工作模式,我们打心底里愿意参与!”电工班组苏光笑着说。
在供热一公司丽日中心站的班前会上,李乃新站长严肃地给站员“上课”:“大家还记得之前那起因为巡检不仔细,导致后期管道出现漏点的事情吧?咱们今年可不能再犯同样的错,每一次巡检都得瞪大眼睛,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这样的“安全案例分享”,如今成了各热力站班前会的固定环节,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安全警钟时刻长鸣。同时,为了让安全管理不流于形式,集团公司还建立有限空间作业演练基地并完成两场管网泄漏应急演练。“模拟管网出现大的漏点时,热水瞬间涌出,我们按照演练流程关闭阀门、疏散人员,整个过程不到20分钟。这样的实战训练,让大家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更有底气。”参与演练的供热三公司设备技术员刘飞说。截至8月底,集团公司通过“自检+专检+领导带队查”的模式,累计排查隐患20余处,将5个三级危险源降为四级,为安全供热打下了坚实基础。
技术升级强赋能
供热服务更精准
为保障供热运行稳定高效、夯实供暖保障能力,集团公司信息与自动化中心不仅搭建起覆盖全业务的“网络安全防护网”,更通过强化网络边界防护、运用高级威胁检测设备,为采暖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筑牢“第一道防线”。针对收费系统、客服系统、智慧供热平台等核心业务平台,信息与自动化中心进行了全面的漏洞扫描与渗透测试,确保采暖各类系统平稳运行,为用户提供安全高效的服务体验。
同时,信息与自动化中心稳步推进“智慧供热”软硬件设施升级改造工作,先后完成二次网平衡改造、热力站自控系统更新等重点工程,成功搭建起“热源-热网-热力站-用户”的全链条智慧监控调节体系。如今,调度中心的大屏上,各热源厂的供热量、热网的压力流量、热力站的运行参数乃至用户端的实时温度都清晰可见,实现了供暖全环节全闭环、有时效。
而技术升级的最终落脚点,始终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温度。集团公司以此为导向,全面重构供热服务体系,明确不同诉求的处置流程与时限;同时打造“AI+人工”的暖心便民服务矩阵。在热线服务端,通过优化三级响应机制,并引入AI智能技术辅助工单回访,让用户诉求“接得快、转得准、办得实”,切实将技术升级成果转化为民生服务实效。
设备检修 “大动作”
寒冬供热不 “掉链”
“这台循环泵已经用了多年,今年拆开检修时,发现叶轮有轻微磨损,我们及时更换了配件,确保冬季运行万无一失。”9月上旬,供热七公司富四中心站站长李炜带领青年突击队队员正对关键设备进行最后调试。
今年,集团公司启动125个检修项目,为供热设施设备“强筋健骨”。667座一次网支干线热力井、363座热力站、数千公里供热管网,每一处都留下了检修人员的足迹。夏季检修期间,在昆都仑区乌兰道附近,供热二公司甲13中心站的工作人员顶着30℃的高温,钻进热力人井,清理井底淤泥、检查管道接口。“井里又闷又热,每次出来都浑身是汗,但为了冬天供热不‘掉链’,再累也值。”站长满悦博从井底上来后,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喘着粗气说。9月中旬,团15北热力站开展“红石榴”社区共建供热服务进社区活动,主动上门检查用户室内供热设施。发现锁闭阀除污器堵塞后,当场进行清洗。今年的检修工作早早地就延伸到用户家中,真正做到“隐患早消除,温暖不缺席”。
网格员“敲门”送服务
贴心守护 “随时到”
“这是我们包头热力的‘便民服务卡’,上面有我的电话,家里暖气有任何问题,随时打给我!”今年,集团公司组建了57个网格服务团队,配备200余名网格员和检修工,近2万张服务卡送到用户手中,实现“责任到人、服务到户”。家住振华小区的刘大爷,因行动不便无法出门缴费,供热六公司网格员刘芳得知后,主动上门帮他完成线上缴费,并检查了家中的供热设备情况。“姑娘不仅帮我缴了费,还教我怎么用手机查询发票,太周到了!”刘大爷说。
除了日常服务,集团公司持续深化擦亮“温暖使者”服务品牌,通过“供热服务宣传月”“访民问暖”等活动,走进社区为用户检查供热设施、排查安全隐患。9月8日-10日,在恒基景苑、德景苑、知情苑等社区,供热四公司服务团队每天为20余户居民清洗除污器、检查排气阀,连续三天解决了76户居民的“用热难题”。“以前反映问题要打多个电话,现在有了网格员,供热网格群内就能解决,效率提高了很多!”用户的认可,成了网格员们最大的动力。
多热源联网强保障
供热实力“杠杠滴”
“各热源请注意,现在开始逐步升温,务必密切关注出口水温变化!”10月10日上午,市热力集团调度中心的指令准时下达,五个主力热源随即陆续启动热网循环泵,拉开今冬供暖准备工作的关键序幕。经过两天紧锣密鼓且平稳有序的调试,10月13日,包头第一热电厂、第二热电厂、包钢热电厂、包铝二期电厂、华电河西电厂已全部达到既定供热温度。10月15日,近400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顺利实现正常供热。“目前五个主力热源运行稳定,同时我们也做足了应急准备。” 生产计划部副部长张强介绍。
除主力热源外,阿东热源厂与青山热源厂两个应急备用热源也已完成全面调试,随时待命“补位”。与此同时,对环城北干线所有人井及井内设备设施进行了维护检查,完成对环北隔压站4台800KW循环泵及电气系统运行前的调试工作。这种多热源联网运行的模式,不仅高效整合并充分发挥了各热源的供能潜力,更显著提升了供热系统应对突发状况的保障能力,为今冬供暖筑牢“保障防线”。
“供热不只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牵动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强调:“接下来,我们会始终以安全供热为核心,持续用科技赋能提升供热质效,用贴心服务温暖千家万户,全力以赴保障今冬安全稳定供热”。